全屏 大石桥市街道地图 大石桥市乡镇地图 试试看!
33地图-→ 营口大石桥市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营口地图 辖区: 【盖州地图 | 大石桥地图 | 老边地图 | 鲅鱼圈地图 | 西市地图 | 站前地图】 其他: 【地图下载】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辽宁省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地图
全省辖:14个地级市,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


沈阳市: |沈河区 |和平区 |大东区 |皇姑区 |铁西区 |苏家屯区 |东陵区 |沈北新区 |于洪区 |新民市 |辽中县 |康平县 |法库县

大连市西岗区 |中山区 |沙河口区 |甘井子区 |旅顺口区 |金州区 |瓦房店市 |普兰店市 |庄河市 |长 海县
鞍山市
铁东区 |铁西区 |立山区 |千山区 |海城市 |台安县 |岫岩满族自治县抚顺市|顺城区 | 新抚区 |

东洲区 |望花区 |抚顺县 |新宾满族自治县 |清原满族自治县
本溪市平山区 |溪湖区 |明山区 |南芬区 | 本溪满族自治县 |桓仁满族自治县
丹东市振兴区 |元宝区 |振安区 |东港市 |凤城市 |宽甸满族自治县
锦州市太和区 | 古塔区 |凌河区 |凌海市 |北镇市 |黑山县 |义 县
营口市
站前区 |西市区 |鲅鱼圈区 |老边区 |盖州市 |大 石桥市
阜新市
海州区 |新邱区 |太平区 |清河门区 |细河区 |阜 新蒙古族自治县 |彰武县
辽阳市白塔区 |文圣区 |宏伟区 |弓长岭区 |太子河区 |灯塔市 |辽阳县
盘锦市兴隆台区 |双台子区 |大洼县 |盘山 县
铁岭市
银州区 |清河区 |调兵山市 |开原市 |铁岭县 |西丰县 |昌图县
朝阳市:双塔区 |龙城区 |北票市 | 凌源市 |朝阳县 |建平县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葫芦岛市龙港区 |连山区 |南票区 |兴城市 |绥中县 |建昌县 |

大石桥市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大石桥市

大石桥市,隶属辽宁省营口市,位于营口市的北部,辽河下游左岸。东与海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相毗邻,南与盖 大石桥市州市相接壤,西临营口市老边区,西北与盘锦市的大洼县隔河相望。地处东经122°05′至123°00′,北纬40°19′至40°56′之间。现辖18个镇,19个居民委员会,252个行政村,总人口72万,其中城镇人口17万。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大石桥市总面积1379平方千米。总人口72万人(2004年)。

中文名称: 大石桥市
外文名称: dashiqiao
所属地区: 中国 营口
政府驻地: 青花街道振兴社区
电话区号: 0417
邮政区码: 115100
地理位置: 辽河下游左岸
面积: 1379
人口: 72万(2004)
  

地理位置

  中国镁都---大石桥市位于美丽的辽东半岛中部,地处东经122°07′30″--122°59″,北纬40°18′--40°56′。南与盖州接壤,北与海城毗邻,东与岫岩相依,西倚营口市并与盘锦隔河相望。地域东西相距89公里,南北相距34公里。地势东西狭长,东高西低,界限分明。东部山区,中部丘陵,西部平原。地貌“五山一水四分田”。
  大石桥市古为幽州属地,秦属辽东郡,汉属元菟郡,唐属安东都护府,民国初始建营口县,1938年撤消营口县,分属海城、盖县两县所辖,1946年4月成立营口县,1992年11月28日撤消营口县设大石桥市(县级市)。
  大石桥市现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个行政管理区,13个镇,252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161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160平方公里。总人口73.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28万人,非农业人口17.66万人。

区位特点

   营口石棚峪石棚位于营口市大石桥,坐落在官屯乡石棚峪村南石棚山上,距西去分水火车站3.5里。该石棚于198
  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棚是新石器时代未期至铜器时代的一种墓葬,属巨石文化。石棚峪石棚与石棚山石棚一样,同为青铜时代的巨石建筑,石棚用经过加工磨制的巨大花岗岩石板构筑,东西向。壁石套合整齐,有侧脚。东壁石残,南北壁石伸出西壁石外。盖石方正,长4.30米,宽4.00米,厚0.44米,延出壁石,形成棚檐。
  石棚峪石棚原建在一座40米高的小山上,近年在石棚周围砌了石墙,墙外已修成平地。

金牛山遗址

  金牛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西南8公里,长大铁路线东侧,东距渤海湾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
  金牛山海拔69.3米,面积为0.308平方公里。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遗址,位于山的东南部,已发现的剑齿虎,肿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世动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该洞穴主要堆积时代距现在30—40万年间。
  该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化石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从头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现代人这一点判断,金牛山人是猿人与智人的过渡类型。遗址包括4个化石地点。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牛山遗址设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金牛山工作站,负责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划定保护范围,修建了围墙。1990年对A点洞穴进行了维修加固。

前砬山烽火台

  砬山烽火台位于大石桥市前砬山上有一座明代修筑的内夯土、外包大青砖的烽火台,即前砬山烽火台。此台基础
  用三层花岗岩条石打底,四方形,每边长 10.8米,残高8米上端略窄,每边10米,台上西南角残存雉堞高0.9米。
  史载,明朝沿海各省,经常遭受倭寇骚扰,民不 安生,朝廷便在沿海设立防御据点。海防据点分卫、所堡、寨、关等。当时南起广东、北至辽东,共设卫所180处,下辖堡、寨、关、墩等达1662个。明代中叶,由于海盗入侵加剧,又增加了许多据点。查图志,该台当时有三名士卒值班,归盖州卫管辖。前砬山烽火台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身临其境者,无不感到其前砬山烽火台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身临其境者,无不感到其位置之险要。

历史事件

  发掘金牛山古人类遗址
  金牛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永安乡西田屯村村西一座孤立的小山丘。海拔69.3米,面积约0.3 平方公里。1984年10月,金牛山发现了一个距今28万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
  金牛山遗址早在1945年开山取石就发现了动物化石。1974年,群众开山打石,又发现了哺乳动物化石。1975年、1976年、1978年,辽宁省博物馆、营口市文化局、大石桥市文化局进行了三次挖掘,共发现石器30余件,肿骨鹿、剑齿虎、变种狼等哺乳动物化石76种,加上爬行类、鸟类动物化石11种,总计为87种,上千件。1980年7—8月间,北京大学考古系执教三十余年的副教授吕遵谔到了金牛山。认为金牛山堆积很典型,化石也很丰富,是学生实习的理想地点。
  1984年9月14日,一支由吕遵谔和黄蕴平老师带队,由16名研究生组成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实习队来到了金牛山。省博物馆和大石桥市文物干部也参加了这次发掘工作。25日,发掘工作正式开始,27日、28日陆续发现了古猿人的膑骨、跟骨、趾骨、腕骨等。29 日,中共营口市委书记王宝纯以及市里其他领导赶到金牛山,看望了北大实习队。10月2日 ,研究生夏竞峰在清理现场中,从一片胶状土中剔出像核头大的一块骨片,上面有弯弯曲曲的骨缝 ,吕遵谔仔细观察后,果断认定这是古猿人的头盖骨。
  怎样把头盖骨完整的取出来,也是一大难题,需要技术,更需要经验。10月4日,辽宁省文化厅郭大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王予予和营口市、大石桥市领导来到了金牛山,认真细致地研究了剔取头盖骨的方案。这些有着多年考古经验的专家们亲自动手,经过两天的精心操作,6日上午,头盖骨被成功的完整取出。完整程度优于北京周口店的猿人头盖骨,也是世界罕见。手骨、足骨、椎骨、肋骨等在国内外都是第一次发现。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28万年。这个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分布和发展以及古地理、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佐证。 
  金牛山猿人头盖骨的发现,震动了世界,被列入198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先后有美国丹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考古学教授尼尔森·莎拉女士和她的学生,伊利诺斯州大学古人类学教授卜普先生和他的学生,韩国考古研究所全南大学校人类学科副教授林永珍先生,韩国忠北大学校先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李隆助先生,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附属北海常吕实习施社助手大惯静夫先生,还有荷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1000 多人到此考察研究,并成功地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接待了国内各级领导 、专家、学者和观光旅游客人5万多人次。
  金牛山的发掘,已成为营口的古文化优势,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全树仁、中共营口市委书记郭军多次视察金牛山,并对保护开发工程建设作出了六项指示,一是新建一座金牛山古人类遗址陈列馆;二是在金牛山顶塑造一座巨型犀牛塑像;三是铺道路和修停车场。四是将山前水塘修成荷花塘。五是修复倒塌围墙。六是植树绿化。这六项工程于1992年9月全部竣工,共投资1800万元。
  1995年4月,金牛山遗址被列为营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西炮台守军于甲午战争中顽强抵御日本侵略军,英勇善战,可歌可泣。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日军攻占营口后,在乃木希典指挥下向驻守营口炮台的清军发起疯狂进攻。率领500名坚守炮台的练军营游击将军管带乔干臣,会同水雷营管带袁珍督励所部镇守炮台。为阻挡日军进攻,乔干臣毅然下令炸毁营口通往炮台的小桥,并指挥水雷营士兵引爆地雷,指挥炮兵发射炮火阻止日军进攻。
  从午到晚,日军发动多次进攻,不能前进一步。后来日军趁黑夜掩护,派工兵切断电地雷导线,袁珍所辖雷营撤进炮台。日军派步兵作正面佯攻,另派步兵迂回到炮台背面,在夜幕微雨中对炮台发起进攻。乔干臣所部整日战斗,孤军抗敌,加上地雷失效,炮台大炮不能近距离发挥威力,如不撤退有全军覆没之危。于是,他当机立断,将全体官兵安全渡过辽河,参加田庄台保卫战。乔干臣同日俄侵略军进行殊死战斗,保卫营口,功不可没。

历史名人

王维信

  王维信,大石桥市高坎镇薛家坊人。六十年代初,曾在国家外交部工作,1965年,任中国驻印尼首雅加达总领事馆的厨师张云悌(上海人),受聘到印尼外长苏班德里约官邸,为在那儿下榻的周恩来总理为首的参加“万隆会议”十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国代表团服务。
  从4月16日到25日的10天中,总理除宴会外不立食谱,不摆桌,任由厨师根据实际条件随意调理伙食,使两位厨师临来时担心不好服务的顾虑一扫而光。特别是亲眼见到总理日夜操劳,夜里一两点钟才休息,凌晨四时照常起床的动人情景,两个人都深受感动。他们把心疼化为智慧,南菜北肴合理调剂,使代表团的同志们吃得既方便,又可口。
  25日上午,会议结束了,厨师正在整理炊具,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突然来到厨房,通知王维信和张云悌:“周总理衣着端庄,落落大方,面容慈祥,和蔼可亲。跟随两个人一一握手,并亲切问候:“十天来,你们辛苦了!”王维信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全神惯注地呆望着总理,乐得合不拢嘴。紧挨总理右首照了相,竟不晓得两位翻译也参加了合影。这张珍贵的照片一直被王维信珍藏着。激励他及全家人学习总理的高尚品德,以总理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高愈明

  高学良,字良轩,号愈明(1861—1938),现大石桥市博洛铺人。幼年先入儒业,便性好歧黄,家学渊博,终至弃儒行医,后到营口市悬壶。医术高深,声名鹊起,世人敬为仲圣,号而不名,以号传世。于1915年在营成立医学讲习的,授徒二十多年,培养中医一百余人。著作等身,已出版的有《伤寒溯源》、《脉理溯源》、《伤寒论注释》、《本草增注》、《灵兰类传》、《妇科维新》、《温病溯源》、《秋疫问答》《时灾预言》等。迄今尚有一部分流传。
  其弟子尚存四人,如辽宁中医学院余向春教授,八十三岁,坚持半日工作,为妇科主任医师。年龄最大的盖县王焕章,已八十九岁,尚能治病。原营口市已故名医徐冠一、原雨田均出其门下。

邓仲儒

  1922年出生的邓仲儒同志,于1983年就参加了革命。1946年冬,他在岫岩一带打游击时才24岁,一次突围后为营救负伤战友又冲返包围圈,他身负重伤,肠子断了一段,经战地医院抢救给接上了羊肠子。他没有躺在“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止步,而一直是奋斗不息,至1991年于沈阳病逝。
  邓仲儒于1949年春调到我们营口县,先后任县委副书记、书记。1952年夏调到上级领导岗位。倔在我县工作的三年半时间,正值任务繁重,“运动”也多,一个接着一个,一个压着一个,但都一一圆满完成了,屡受省、市的表扬。
  邓仲儒带着伤痛的肚子,每天吃的很少,睡觉的时间也不多,吃点药顶着,无星期礼拜的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面对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他的心情也十分沉重。他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办起了家民供销合作社,生产的东西卖出去,需要的东西买进来(主要是粮食),这样一来确实解决不少问题,使群众生产、生活有了好转,劲头也业了。他亲自抓点的水源区黑英台村的供稍合作社,成为全国供销系统的先进单位。
  邓仲儒同志在任营口县县委书记期间经常带领县委一班人深入到西部地区搞调查研究,发现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根本原因是辽河水患。雨天水灾,受淹;旱天海水倒灌种啥啥不长。改变西部贫穷的面貌只有修辽河大坝、阻挡住外洪。因此县委研究决定修辽河大坝。
  1950年5月份全县组织动员了3万多人补修大辽河左岸堤防总长65公里。1951年动员组织1.4万人开挖排水河道,八里河、胜利河、老虎头河等。把100多条自然流水的沟岔整修疏通为49条排水河道,提高了涝洼地排水汇洪能力。今天大石桥西部有水田50万亩产水稻6亿多斤,有后人的努力,但不能忘记邓仲儒书记的功劳,应该说他是今天辽河大堤的奠基人,是西部水田的开拓者。
  1949年夏,邓仲儒在宋光区望马台村蹲点,组织互助组,刘作孝带头建立第一个互助组。这时中部地区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掀起了互助合作的高潮。后来刘作孝被评为省劳模范。1950年春,倔不顾自己腹肠的经常发炎,带我们十几个人,又到西部水源区盖家村蹲点,组织起西部第一个互助组,以带动整个西部地区。
  1950年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毛主席发布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动员令。我们营口县人民在邓仲儒书记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捐献飞机一架,组织几十辆大车运输队和一批担架队。在扩军大会上邓书记讲话非常感人,不少人当场表示父送子、妻子送丈夫、姐姐送弟弟,出现了可歌可泣的动人场面。全县报名3000多人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民间传说

猪龙山

  缶州古城西北有一座山,名叫猪龙山。这山两个山头,主峰偏西北,次峰偏东南,正好面向缶州城北门口。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发现次峰那个小山头,每年都往前拱一块,眼看拱到了离北门不到一里远了,大家心里都很骇怕,也想不出办法来。
  这一年,来个南方蛮子,说是会看风水,人们就请他给看一看。南方蛮子看了看说:“这山是一条猪龙,这小山头就是猪龙的头,山脚是猪龙的嘴巴,它还要不断的向前拱呢!”人们求他想办法给破一破,蛮子说:“猪最怕狼,修个狼庙就镇住了”。
  缶州城的人就在猪龙嘴巴处修了个二狼庙,这山就再也不往前拱了。这座山从此就叫猪龙山了。

迷镇山

  迷镇山原名“晾甲山”,位于辽南重镇,大石桥西南一公里处。历史上曾把它视为群山之首,故清朝之后改名为“迷镇山”,又因山上有了娘娘庙,才使得该山名闻遐迩。相传从前有一位居住在迷镇山附近的青年,某日黄昏之时,见一满载食盐的马车由西至东缓缓而来,车上坐着三位眉清目秀的姑娘十分引人注目。由于道路泥泞,行车艰难,青年见状便上前助力,协助把车推到迷镇山下。在停住后,三位娘娘为表谢意,赐给青年好布三匹,随后辞别青年启步上山。只见三位娘娘坐在迷镇山顶开始祈祷,并可看见从肌体内发出奇妙的光亮,照耀四方,不久落下一朵祥云,继而又在最美的音乐声中升空。此时,去山下的青年颇为惊异,便伏地朝拜。后将奇景转告邻里,逐渐传于乡间,闻者随风而聚,开始在迷镇山上建庙用以祭祀三位姑娘,三位姑娘十分感动,便和录地群众一起修筑神殿使工程进展顺利,不久一座三层大殿的庙宇,便显露在迷镇山上,一时在民间传为佳话,后得知三位娘娘即是云霄、碧霄、琼霄娘娘。因此又把迷镇山称为娘娘庙山。

秀才岭

  秀才岭原称木峪岭,位于大石桥市东部山区苇子峪东与黄土岭镇交界处,海拔271.5米。早年坡陡路险,过往行人只好顺山沟绕行,甚感不便。车老板每赶车至此,无不提心吊胆。
  在虎皮峪(今黄土岭镇)有一位清末落穷秀才,姓王,名元兴,字让廷,绰号王老让,在家乡教私塾。他看到乡亲们过岭艰难,便以个人名义,在乡间暮捐,决心修好木峪岭。经过一年的努力,集钱二万吊,动员上千民工,百辆大车,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端午节过后正式开工,王老让带领乡民大干60余天,于农历七月竣工。
  修路期间,王老让吃在工地,睡在工地,家里青黄不接,二孙子王廷利到工地找爷爷,王老让仍不肯离开工地,只告诉孙子回去求亲告友吧。
  大岭修通后,王老让未赚分文,仍回家乡教书。从此,人们便将木峪岭称为秀才岭。

海龙川

  在大石桥市的东部,黄土岭镇与周家镇交界处有一高山——海龙川。 老轿顶老轿顶位于大石桥市吕王境内,海拔 1033.5米,是辽南第二高峰。老轿顶山高、林密,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薪炭林、经济林、药材、野果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并有风光秀丽的石林,是渡假旅游的好去处。有通往山腰的盘山路,山腰曾有吕王知识青年农场,后改为养鹿场,如今一栋青石红瓦的二层小楼是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轿顶山庄。
  吕王人曾以拥有老轿顶为自豪,文革期间吕王人曾在老轿顶背土炼精神。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当年都在此“爬过坡”。老轿顶的来历,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
  老早以前,大石桥这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现在的整个辽南都是退海之地。山上到处可见的鹅卵石据说是海水冲刷磨的,山顶上还有贝壳,也可偶然拣到船钉,这是退海之地的证据。在周家水库的发源地有个海龙川,据说海龙川下有一个海眼那里冒出的水涌涌没个完。在这一带管事的是个老鳖精,它是东海老龙王的外甥,仗着东海龙王的势力,横行霸道,鱼肉乡里,常常带着虾兵蟹将上岸胡作非为,抢男霸女,谁也没办法。没几年附近的人们都逃跑了,只剩下李氏祖孙二人,老头半身不遂,儿子儿媳都被老鳖精吃了,这小孙子二十来岁背爷爷跑在大错草峪(吕王原名)的大山顶上。那老鳖精哪肯罢休,兴风作浪,把水弄到大山顶下,眼看就要水漫山顶,急的小孙子团团转,正在危难之时,打西边天际来了一队人马,腾云驾雾直奔该山而来,只见一顶轿里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不偏不倚地落在老李头和孙儿身边,那些随从分列左右,老者听了老李头哭诉后,叹了口气说:“人间如此多难,情理难容。”这时山下的水更凶了,已经湿了老者道靴。老者拔出宝剑、直指海水,嘴里不断念叨,只见海水后退,排山倒海般往海里倾去。老者顺手拿出一粒金丹化作一块青石板,堵住了海眼。后人为纪念老者,就把老者停轿的山叫老轿顶。

蟠龙山

  大石桥镇内有一座巍峨的高山,名叫蟠龙山。蟠龙山是不是真有蟠龙呢?它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传说很久以前,蟠龙山下一片荒野。山下有一条恶龙卧在那里,它不许人们到山下来开荒种地,还时常出来伤人,附近的人们都很害怕它。
  高山不远有一户人家,只有母子二人,儿子张青外出做工,母亲在家看家做饭。有一天张青又出去做活去,恶龙就把他的母亲吃掉了,等张青回到家一看:门开着,地上有血迹,知道母亲被恶龙吃了,伤心地哭了起来,并发誓要替母亲报仇,替那些被恶龙吃掉的人报仇,除掉恶龙,夺下被恶龙霸占的土地。他找来了木桩,偷偷地钉在山脚下,然后自己装成过路的样子向山上走去,恶龙正好卧在那里歇着,看有人走过去,马上腾起,向张青扑去。张青绕过木桩向山上跑去,恶龙也绕过木桩向山上追去。可它的尾巴却被木桩缠住了,再也伸不出来了,恶龙不甘心放过前面的人,不顾尾巴被缠,继续向前追去。张青绕着山向上跑,恶龙也绕着山追了一圈又一圈。恶龙的身子也就从山底往山上缠了一圈又一圈。眼看要到山顶要追上了。恶龙的身子全都缠在山上,再也不能往前伸了,恶龙气得一用劲,竟抻死了,整个龙身都在山上,从此人们就把这座山叫蟠龙山。

风景名胜

  蟠龙山公园
  蟠龙山紧靠大石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本世纪初,日本学者稻叶岩吉等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前后,在山上发现商周时期的夹砂陶片、彩绘陶片及战国时期燕之刀币,史称"大石桥明刀"。
  蟠龙山公园,建于本世纪初。由于战乱,断断续续建了10年,及至1914年(民国三年)才有点眉目,1928年初具规模。时有署名"润身"者著文道:"距营口四十里,有蟠龙山焉。螺髻蛾眉,仰石万寻。每当阳春佳日,白云四面,绿柳前头,极尽苔花著色,眷欲笑之致。.峰间筑有茅亭,凝云积翠,涵碧垂红,倚栏伫立,全景在望。…..山下小轩傍崖,窗纳黛翠。
  去此十数载,小园及亩,剪树为篱,垒石移花,纤巧旖旎….."。后来此园易主,其主忙于"圣战",致使此园逐年凋落。1945年以后,山上树木被国民党军队砍伐殆尽,遍山修起明堡暗碉,战壕纵横交错,昔日园中设施几乎荡尽,满目荒凉,不堪一瞥。我军几经鏖战,红旗终于插上蟠龙顶峰。1949年后,蟠龙山公园几经修复,至今焕然一新,游人络绎不绝。
  蟠龙山位于大石桥市东北处,海拔158米,因形似盘伏的巨龙而得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本世纪初,日本学者稻叶岩吉等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前后,在山上发现商周时期的夹砂陶片、彩绘陶片及战国时期燕之刀币,史称“大石桥明刀”。 蟠龙山公园,建于本世纪初。由于战乱,断断续续建了10年,及至1914年(民国三年)才有点眉目,1928年初具规模。1945年以后,山上树木被国民党军队砍伐殆尽,遍山修起明堡暗碉,战壕纵横交错,昔日园中设施几乎荡尽,满目荒凉,不堪一瞥。我军几经鏖战,红旗终于插上蟠龙顶峰。
  1949年后,蟠龙山公园几经修复,至今焕然一新,游人络绎不绝。电视差转台屹立山上,十分壮观。亭阁立于山腰,宜人小憩凭眺。更见绿树成荫,连碧成云,花圃瑰丽,争芳斗艳;静坐细聆,树声怡耳。山麓南角辟为"童稚乐园",玩具齐全,令人迷恋。游泳池、旱冰场,吸引少男倩女,园中的解放战争纪念碑和烈士馆,庄严肃穆,一年四季均有人前往观瞻和参观凭吊。清晨的公园里,早起的人们穿着各色的运动装到这里来锻炼身体。这里有孩子、有年轻人、更多的还是老人。他们或几个一群或一人独行,舞箭练拳,颇有生气。 再沿着石阶向上攀,走到半山腰便有多处亭台,可供游人休息和远望,如果登到山顶,便可看见大石桥市的全貌。
  蟠龙山石壁壁画是由鲁迅美术学院总体设计,石壁壁画景观长130米、高4.5米,以半通透,高低错落的开放性,以活性壁画墙体结构为主,周围铺设草坪,壁画底部地面安装喷泉,上下配置照明设施,形成一个具备综合功能的休息娱乐、艺术欣赏的当代文化景观场所。壁画将分四部分展示大石桥市的人文、地理、风貌等各方面的气息,激励全市人们奋发图强,不断进取,谱写新篇章。
  电视差转台屹立山上,十分壮观。亭阁立于山腰,宜人小憩凭眺。更见绿树成荫,连碧成云,花圃瑰丽,争芳斗艳;静坐细聆,树声怡耳。山麓南角辟为"童稚乐园",玩具齐全,令人迷恋。游泳池、旱冰场,诱引少男倩女,园中的解放战争纪念碑和烈士馆,庄严肃穆,一年四季均有人前往观瞻和参观凭吊。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